曾创10天卖出3.77万辆新车纪录,成都为何能逆袭成国内车展第四强?

2023-08-25 05:47:29腾讯网

曾创10天卖出3.77万辆新车纪录,成都为何能逆袭成国内车展第四强?

腾讯新闻《远光灯》 作者 郭亦非 刘坎顺

特斯拉降价,引发中国汽车行业新一轮价格战。这背后,则是车企淘汰赛再度拉响警报——广汽、长安等10余家车企上半年销量不及预期,7月份的整体销量同环比双双下降。


(相关资料图)

因此,卡在“金九银十”传统销售旺季的前夕,即将开幕的成都车展,更被外界寄予厚望,承载着提振汽车市场消费信心的重任。

相比于北京、上海、广州三大车展,同为A级的成都车展,除了展示车企实力外,更侧重于促销卖车,销量常年位居全球首位,往往被视为中国汽车市场行情的风向标。

疫情三年,国内多个车展都曾延期或取消,唯独成都车展幸运地连续三年举办,尽管去年展期仅为4天,并不太完整。

以2021年为例,在10天内,成都车展卖出了3.77万辆新车,总销售额超过65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从1998年第一届仅有20个展位、400平米规模,25年发展至今,地处西南一隅的成都,何以跻身国内车展的“第四强”?要知道,这座西南重镇从来就不是一流车企大本营,隔壁的重庆还有长安汽车坐镇。

官方组委会统计,2023年成都车展共有129个品牌,近1600款车型参展,展出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是近三年来最大规模。行业新旧势力激烈碰撞、内卷加剧之势,今年销量如何,成都车展承载着汽车厂商宏大的希冀与期待。

市场萎靡,车企全靠爱消费的成都人民

汽车行业内被公认的三大车展,分别是单年的上海车展、双年的北京车展、每年末的广州车展。

由于北京和上海两地特殊的政治经济地位,加之北汽、上汽、理想、特斯拉等众多车企国内总部集中于这两地,因此国际化程度和关注度最高,入围A级车展自然顺理成章。与此同时,由于产业基础和改装文化发达,特别是日系汽车产业实力雄厚,广州车展也被视为年底车市风向标。

成都车展的突围而出,一半在于自身的多年向上历练,更重要的在于成都车市地位不容小觑,其具备立足成都并辐射整个西部的巨大市场影响力。

用“巴适”这个方言词来形容懂得享受生活的成都人民,再合适不过了。这里不止包括美食,还包括汽车。

公安部数据统计,2023年上半年,成都汽车保有量已超过600万辆,仅次于北京,在非限购城市中位居第一位。这座拥有超2000万人口的城市,汽车消费力之强可见一斑。

作为成都车展的操盘手、成都世纪城会展集团展览经营管理公司总经理左霖曾回忆称,1998年创办之初,汽车多是机关和企业的办公用品,私家车很少,展期临近,仅来了20多个汽车零配件企业,眼看流产,便想到两招:一是和电视台合作举办车模大赛,二是展出少见的靓车、名车,比如从美国购买的加长版林肯,一亮相便轰动全城。

“全民体验汽车文化的氛围迅速建立起来,汽车生产、经销企业也乘势而上,再加上2000年之后汽车开始大举走进家庭,成都车展一路向好,迅速壮大。”左霖表示,四川人注重生活品质、超前的消费意识等,加上成都市政府一直集各方资源力挺车展,政府、协会、私企和外企等合作方也互相借力。

纵观国内车市,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限购政策趋严,加上市场接近饱和,挖掘二、三线市场潜力成为车企最有效的增长点。在成都,无论是低端的经济型小车、中端紧凑型轿车、还是高档品牌轿车乃至豪华车,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消费群体。

往年的成都车展除了拼销量,博眼球,连麻将桌都能被搬到车展现场拼人气。不过从销售起家的,并不仅仅只有成都车展,武汉、青岛、重庆、天津等车展,也是卖车的好去处。

一位汽车展会行业观察人士告诉作者,但从时间点来看,成都车展卡在8月份这个关键时间点, “车企趁着8月份中下旬发布新车后,到了销售旺季的九、十月就能开卖,所以会投放更多的资源”。

“刚开始只有一汽大众这类本地有厂的品牌做,后来越来越多的车企跟风,形成蝴蝶效应,开始在成都车展发布重磅车型。”这位人士表示,相比北上广车展,成都卖车氛围依旧很浓,算得上是A级车展水平,已经领先武汉等其他车展半个身位。

错过燃油车,成都急于买到新能源车的船票

从天府机场到市中心的这条机场高速路上,会经过龙泉驿区,这里是成都汽车产业的主要聚集区。

汽车无疑是该区主导产业。官方统计称,截至2023年2月,这里全年整车产量超过100万辆、产值突破2000亿元,聚集了10家整车企业,以及500余家零部件企业。依托于龙泉驿区,成都已跻身全国汽车产业集群的第二方阵。

上述观察人士认为,伴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产业转移,车企落子西部的步伐加快。由于劳动力充足且低成本、贴近市场和零部件配套成熟这三大优势,一汽-大众落户成都基地后,丰田、吉利、沃尔沃等厂商也纷纷入驻成都,这代表了成都从消费市场向产业基地的转型。

不过,遗憾的是,这些车企在成都落地的,均为生产制造工厂,没有头部汽车品牌大本营扎根在当地,唯一一家总部型汽车链主企业,只有不太知名的野马汽车。

未来城市研究院在一篇文章中认为,成都这种快速发展模式的缺陷,是容易变成“两头弱,中间强”,虽然整车制造实力提升明显,但依然以组装加工为主,处于产业链“微笑曲线”的价值链底端,本地的研发能力和零部件配套能力都可能成为发展瓶颈。

当然,成都自己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在错过燃油车时代红利后,他们急迫地希望登上新能源车这艘大船。

2018年,同为造车新势力的威马汽车,被成都选中,其宣布投资20亿元,在龙泉驿区建设全球研发总部。官方宣称,“这将成为四川省首个大型新能源乘用车研发机构,乃至中国西部地区最具实力、专注于新能源智能汽车的发展集群。”

令人唏嘘的是,不同于合肥成功押宝蔚来,如今的威马,已陷入破产边缘。

但成都的新能源目标依旧宏大。就在2023年6月,成都立下规划,要加快建设世界级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地,到2025年,汽车产业整体规模力争达到3000亿元,本地整体产量达100万辆(不含异地分子公司产量),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80万辆,产量达25万辆。

截止到2022年底,成都新能源保有量为41.6万辆,产量仅有4.3万辆,这距离规划目标仍有不小的差距。

对于立志大干一番的成都汽车产业来说,车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用成都市市博览局副局长田霞的话说,成都车展成为当地汽车产业实现“产业倍增”的重要抓手和平台。

在她看来,成都不仅是汽车消费之都,同时也是汽车产业之都,市场与产业之间同频共振、协调发展,汽车已经成为成都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柱。

标签:

企业

银保监会出手!19万亿市场强化内控监管
2022-08-28
详细行程
厦门市细化落实《厦门经济特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2022-06-20
详细行程
2022互联网岳麓峰会因防控原因延期召开
2022-03-21
详细行程